返回首页
信息公开 学习贯彻 监督检查 审查调查 监督曝光 巡视巡查
60677
所在位置: 首页 > 廉洁齐家 > 正文
郑观应:20年商战实践 谨遵勤奋爱国家风祖训
发布时间:2020-05-14

QQ图片20200514145111.png

郑观应(前排中)与家人合影

  《盛世危言》思想背后,与郑氏家风传承密不可分。

  走进郑观应的故乡中山三乡的雍陌村,老街古巷随处可见,作为雍陌村的第一大姓——郑氏,现在留存着8座郑氏宗祠,他们均有同一个祖先,即明朝“香山四贤”之一的郑子纲(字秉常,号雍陌)。郑子纲生前定下13条家规,引导子孙族人和村民孝悌爱亲、忠贞爱国、乐善好施,这些家规对雍陌村的郑氏子孙影响相当大。

  1842年,郑观应出生在民风淳厚的三乡雍陌村,祖父郑鸣岐是一位“莫因善小而不为”的儒学之士;父亲郑启华是位私塾老师,教规家规极严,特别重视儒家伦理道德教育,其教规家规的中心是“仁、义、礼、智、信”。

微信截图_20200514145335.png

  家训中融入维新思想 教导后人勤廉自爱

  从杂务做到总买办,经商到弃商从政,郑观应一直要求自己洁身自好、以廉行事。“惜食惜衣不独惜财还惜福,求名求利必须求己免求人”,悬挂在澳门郑家大屋馀庆堂的这副对联,可以说是郑观应一生的写照。             

QQ图片20200514145500.png

秀峯私塾

  郑观应育有四子两女,再加上他弟兄九个的后代,是一个子侄众多的大家族。在忙于事业的同时,郑观应写下大量给子弟的家书诗文,训戒条件优裕的儿辈,同时又将维新思想体现在家训中

    十九世纪末的中国,鸦片和赌博盛行,各种不良习气让青少年备受考验,郑观应训诫子孙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卫生,洁身自爱,无论交友用人、婚姻择偶都要谨慎,切勿轻率,这些在他的诗歌、散文和家书中均有体现。如他在家训诗《训子》、《招商局公学开学训次》、《训长男润林书》以及写给女儿和子侄的家书中,都有提到勤俭才能成就事业。他著写的《卫生歌》《伤赌叹》和《鸦片吟》,均告诫子孙和年轻人不要结交损友、沾染不良陋习;他还鼓励女子要多读书,多了解这个世界,这些思想仍适用于当今。

    呼唤社会总体变革 思想光辉点燃一个时代

从1886年到1891年,蛰居澳门的郑观应在郑家大屋完成了惊世巨著《盛世危言》,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领域。他提出了“商战”理论,呼吁国人主动跟上世界现代化潮流,呼唤社会的总体变革。

QQ图片20200514145645.png

盛世危言

  香山商业文化博物馆中,馆藏着一本清光绪版本的《盛世危言》。当年这一套5本的小册子,光绪帝要求立马要印2000册,至少六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人手一册来阅读,引发了清政府一时洛阳纸贵。清朝洋务干将张之洞读了《盛世危言》后评点道:“论时务之书虽多,究不及此书之统筹全局择精语详”。

    郑观应的思想主张,还直接影响了孙中山、毛泽东,以及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一大批振兴中华的民族精英。

    孙中山《实业计划》中提出的实业救国理论就凸显了郑观应《盛世危言》的中心思想。

    斯诺笔录的《毛泽东自传——一颗红星的长成》提到,《盛世危言》曾经是早年毛泽东“很喜欢的书”。

    郑观应孝悌爱亲、勤俭忠诚、廉洁自律的家风传承以及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富国强兵的主张,也为雍陌郑氏家风注入了更深厚内容,成就了著名美术教育家、画坛一代宗师郑锦,摄影艺术家郑景康,翻译家郑克鲁等郑氏名人。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郑观应一生勤奋上进、胸怀世界、心系国家,让当时的国人看到外部生机勃勃的世界,也为子女和后人做出了典范。时至今日,其家风家训及思想主张仍闪烁着穿透纸背的光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奋斗、砥砺前行。

QQ图片20200514145734.png

郑观应故居墙上挂有郑氏家训



扫一扫关注

中山纪检监察微信

中山纪检监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