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信息公开 学习贯彻 监督检查 审查调查 监督曝光 巡视巡查
60787
所在位置: 首页 > 警示教育 > 廉政教育 > 正文
党风杂志:坍塌的“陆路收费站”——中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原副站长陆庆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来源:党风杂志 发布时间:2020-09-08

  陆庆,曾任中山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质监站)副站长,是典型的“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伸手干部”,人送外号“陆路收费站”。在1997年至2017年间,他利用其在房屋建设工程监督和验收上的职务便利,在日常工地检查、工程资料核查和工程竣工验收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逾千万元。据悉,陆庆受贿时间跨度长、涉及人员广,单笔受贿金额从300元至20万元不等,主要的涉案建筑商人高达60余人,涉及工程项目2000多宗。

  这个存在于中山市住建系统中的“陆路收费站”,畸形地存在多年,本案所折射出的许多社会问题,值得深思,引人反省。

  “陆路收费站”  钱到自然开

  没有一棵树生来就是病树,也没有哪个干部天生就是坏干部。陆庆刚参加工作时是一个心怀梦想、努力工作的有志青年。

  “我的初心是发挥自己的特长,竭尽所能干好工作,为单位贡献一份力量。”回忆起刚入职时的理想,陆庆感慨万千。

  然而才能抱负还未施展,一次收红包的经历便将他改变。工作第二年,一位“老前辈”带着他到建筑工地检查,检查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小问题,要求建筑商整改。检查结束时,建筑商给他俩分别送上红包,堆着笑脸说:“两位领导辛苦了,以后还请多多指导。”陆庆手里拿着红包,错愕地看着“老前辈”,“老前辈”拍着他的肩说:“没事的,收下吧。”回去之后,红包里的三张百元大钞让陆庆惴惴不安了几天,然而过了一个星期,他发现风平浪静、无人知晓,一颗悬着的心也就安落下来了。过了几天,又有建筑商奉上红包,陆庆已能坦然接受。

  在“老前辈”的“言传身教”下,在建筑商的“殷勤孝敬”下,陆庆拒腐防变的防线逐渐松动。现场检查、逢年过节,建筑商们送钱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渐渐地,陆庆摸索出了许多收受红包的门道,千元级的红包在他眼里已是“小打小闹”,从收受红包的“学徒”,陆庆很快成了“大师”。

  公文包成了陆庆上演讨要红包戏码的重要道具。陆庆到工地检查,或是把公文包往建筑商手里一塞,说声“公文包太重了,帮我拿到你办公室”,或是临走前把公文包交给建筑商,说声“你帮我拿一下包,我上一下洗手间”。陆庆说这话时的神情耐人寻味,善于察言观色的建筑商自然懂得陆庆的暗示,把红包往公文包一塞,陆庆回来一看便和颜悦色。要是哪个建筑商不识相,红包没到位,就会被其拉入“黑名单”,成为被挑毛病的对象。

  陆庆已记不清他的私家车后备箱曾经装载过多少他受贿而得的烟酒茶等高档礼品和现金。陆庆喜欢开私家车下去检查工作,并非他公而忘私,而是他的如意算盘——私家车装受贿财物更加方便。陆庆常常是一到建筑工地就向建筑商诉苦:“为了来你这个工地检查,把我车子都搞脏了。现在洗车也贵,油价也贵,工作真难做啊。”大多数建筑商已然习惯了陆庆的套路,一听他话里有话,马上说:“领导辛苦啦,我补点油费给你。”收下红包,陆庆也就心满意足了。

  在陆庆看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身份和优越感就体现在“红包礼金泛滥,美酒菜肴不断,佳人美女相伴”。他经常带着下属游走于建筑商组织的各种宴请娱乐活动中,山珍海味尝尽、好酒名酒饮遍,甚至还带着包养的情人和建筑商一起醉酒欢歌,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到私人会所、高档酒楼吃饭喝酒,到高档KTV唱歌娱乐,仅仅为了满足个人的成就感、虚荣心,如此招摇过市、恬不知耻,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可笑,哪还有一点党员干部的形象。”陆庆坦言。

  招数十八般  全为敛财忙

  “不是在去收钱的路上,就是在收钱回来的路上。”某建筑商形容陆庆的这句话,是对陆庆最直接最形象的刻画。

  2012年,陆庆升任质监站副站长,职位虽不算高,但权力不小。全市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都在他任职的质监站职责范围内。一入质监站22年,陆庆对住建系统的监管漏洞了如指掌,他如同一只饿狼进了无人看管的羊群,肆意横行、大快朵颐。

  过分集中的权力,自然吸引很多建筑商争相谄媚。时间一长,“有权就有钱,当官就是为了发财”就成了陆庆的人生信条。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捞钱上,把建筑行业的腐败“潜规则”当成吃拿卡要的真经,潜心研究出多种敛财手段,把以权谋私之术修炼得炉火纯青。

  “找茬”是陆庆最常用的敛财手段,这一招专门用来针对那些不懂“孝敬”的建筑商。哪个建筑工地没给好处费,陆庆就给予“特殊照顾”,三天两头往工地跑,千方百计找问题,一发现“蛛丝马迹”马上要求工地局部停工处理,目的就是要建筑商乖乖就范,给予好处费。当然,陆庆也不是随便就能打发的。如果好处费给的不够,他还会继续去工地找麻烦,直到给的好处费令他满意为止。某建筑商曾被陆庆屡次找茬,最终只能送钱了事,一谈到陆庆就忿忿不平:“这个家伙眼里只有钱,今天说这样的问题,明天说那样的问题。你只能给他钱,不给钱是搞不定的。”

  陆庆对“拖字诀”的运用也是出神入化、屡试不爽。经由他手的事,不送钱就拖着不办、少送钱就慢慢办,时常以“再等等”“工作忙”“还要研究”“材料有问题”等借口久拖不决。对于没有交“过路费”的建筑工地,他就不明确指出整改问题,只回复“不符合要求”,不断打回整改,拖延时间;有的需整改的问题不一次性告知,整改完又有新问题,没完没了,有的项目仅资料整改就得耗上半年或一年时间。大多数建筑工地都经不起陆庆这么一番折腾,只能送钱息事宁人。

  所有的伎俩,统统都是为了敛财。在物欲的驱使下,陆庆自作聪明地把一个个管理服务对象当成“猎物”,殊不知,一些嗅腥逐利的建筑商才是真正的“猎手”,他们早已摸透了陆庆这种人的路数,心思都没有放在如何提高工程质量上,而是放在花钱买过关的歪门邪道上,甚至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互相交流如何搞定公职人员。

  然而,并非所有的建筑商都心甘情愿送上红包礼金,有的是有样学样,有的是怕被找麻烦,还有的是被迫无奈。陆庆俨然成了当地建筑行业的一个“收费站”,给钱就放行,没有特例。陆庆“辛勤”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山,他负责监管的镇区,约80%的建筑商都给陆庆送过钱,20年间,他收受好处费的工程项目达2000余个,平均每日进账3000余元。

  经查,陆庆利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职务便利,长期将公权力作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在日常工地检查、工程资料核查和工程竣工验收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巨额财物,共涉嫌受贿人民币707余万元、港币27万元。

  赃款成镣铐  后悔已枉然

  “中山市住建局陆庆,贪污受贿过亿,包养多个情人……”

  2017年,一封举报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这成了陆庆心里的一颗“定时炸弹”,偶闻“风吹草动”,陆庆便茶饭不思、夜不能寝,惶惶不可终日。

  看过这封网络举报信的单位同事、社会朋友、建筑商都对陆庆避而远之,陆庆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摘掉虚伪面具的小丑,脸面全无、越发心慌。在单位,他见到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时连招呼都不敢打,更不敢对视。

  即便如此,陆庆仍心存一丝侥幸,在被网络举报后继续收受贿赂数万元。面对组织函询时,他不仅不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反而伙同他人串供,对抗组织审查调查,妄图蒙混过关。

  直到坐在留置室中,陆庆方才明白,“压在自己心上的这座大山总是要解决的,不解决就会坐卧不宁、睡不安宁。唯一出路只有跟组织坦白交代。”到案不到48小时,陆庆就主动交代了自己的全部违纪违法事实。

  “泪水经常模糊我的双眼,这是悔恨昨天的泪、是愧对组织的泪、是思念亲人的泪,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我一生的耻辱,我要将它彻底定格、画上句号,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曾经花天酒地、贪财好贿,陆庆忘乎所以;如今身处牢狱、人财两失,陆庆后悔不已……

  2020年1月,中山市纪委监委决定给予陆庆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陆庆严重违纪违法案,是中山市住建系统个别公职人员滥用手中权力、大肆吃拿卡要、奉行“潜规则”的一个缩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对此,中山市纪委监委向市住建局发出监察建议书,督促市住建局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刻反思,举一反三,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让政治建设真正铸魂扎根。市住建局立行立改,围绕住建系统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堵塞制度漏洞、规范检查流程、完善管理体系、配发执法记录仪,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同时,从严监督,架起纪律“高压线”。陆庆案的查办,撕开了中山市住建局质监系统反腐败的“口子”,市纪委监委以此为契机,全面扫除该系统沉积多年收受“红包”的顽疾。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既拔“烂树”,更护“森林”;用好用足陆庆案“活教材”,大力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戒,以案促改;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驻”的优势,强化对驻在单位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打“不正之风”。

  此外,借力宣传,释放反腐强信号。中山市纪委监委借陆庆案的查办持续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建筑企业进行宣传引导,不断释放市纪委监委坚定不移反腐败的强烈信号,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建设企业、行业协会等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推动主管部门实行企业信用“黑名单”制,对违规贿送红包的企业坚决予以曝光,严格实行行业准入惩戒制度,实现惩治同向、同步、同进,从源头扭转中山市工程建设领域的不正之风。


扫一扫关注

中山纪检监察微信

中山纪检监察微博